好像有點delay了,不過還是不嫌晚地把這篇放上來了!
這篇很像重點整理XD ,不過應該整理得還不錯中立!
大家可以一窺里長的想法與理念!
● 訪問人:路款豪 & Pochen
● 訪問對象:幸市里里長林禎吉(原南投鹿谷人,搬來此地長達40年)
● 訪問時間:2010/04/30 早上
● 關於歷史及發展部份:
■ 里長對於歷史的了解有限,建議我們去區公所(或圖書館)找資料。
■ 里長上任後(民國92年)該里的變化並不大,可能是因為台北市的問題。關於都更的問題,牽涉到容積率及公設,所以變化較小。
■ 衛生下水道的部份,已於4年前完成。少數巷弄,牽涉突出、阻街的老房子而未完成。
■ 騎樓整平專案部份,目前已完成。里長說:「看看新生南路的騎樓,沒有機車多好!反正他們自己也找得到地方停。」
● 關於經濟生活的部份:
■ 「這裡很窮啊!」 (當然是開玩笑的),其實當地人的生活水平還不錯。
■ 有稍稍提到此地的公務人員宿舍數量不少。
● 關於人口問題的部份:
■ 大體上而言,隨著新建物的完成,人口是增加;近來台北市某些區域增加更快,總里數由原先的449成長為456。
■ 這個里因為有很多商辦大樓,所以上班族也很多,以實際的數據來看,在實施「騎樓整平」專案前每天都有6~7000台機車,再加上捷運(忠孝新生)通勤的人數,其實真的頗多。
■ 這個里是文教區喔!
■ 這個里有人口老化的問題,但年輕人外流到他處後會把小孩丟回來撫養。
■ 問到關於治安的問題,里長表是偷竊案還是有,但是通常民眾自家被偷了,就會大喊治安敗壞,其實犯罪率也沒特別升高。
● 關於文化的部份:
■ 附近有周氏宗祠,有供奉神明(佛祖)。
■ 這個里一開始是完全沒有土地公的,當建商要蓋房屋時都找不到土地公。後來在幸安市場地下室才有供奉土地公,現在算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之一。
■ 相較於缺乏佛道傳統的神祇,教會倒是不少。
■ 幸市里的兩個公園使用率而言還不錯,早上都會有土風舞、氣功等團體活動。
■ 上述有提到這是一個老化的社區,加上有不少獨門獨院的公寓,也因此需要有自強活動來增強大家的凝聚力;大家互相熟是及凝聚力增強後,對於治安也會有正面的效果,避免「樓上遭小偷,樓下還幫忙搬」的狀況發生。像近期有鹿港社區團康之旅。
● 關於文化建物與老樹的部份:
■ 27巷1號堪為代表。政府雖將他列為文化建物,但卻不補助來進行修繕,導致現在像是廢墟。政府原先寄望藉由財團介入來作整修,事實卻證明不可能。簡單來說,目前擁有該地附近土地的建商可能會再購買後兩塊土地再進行建設工作(需達600坪才能建出其原先預期之利潤),而不是像政府單方面期望的。
■ 老樹立案的起源是94年,北科大的學生進社區,發現社區沒有老樹,於是開始動作,95年開始有部份老樹受列管。
■ 對於政府處理文化建物及老樹的態度相當不滿,尤其是馬以工小姐,居然以「絕不要讓那些建商吃飽飽!」的語句來強行施政。另外,政府單位間推諉塞責得態度,讓人不與苟同、難以跟里民交代。
■ 里長曾要求不要將榕樹列為受保護老樹,因榕樹的枝葉語根系過於繁茂,不大適合城市地區,但因為全國統一規定而未能更改法規。
● 其他:
■ 里長表示社區綠化也不錯,社區人家的果樹(柚子樹、芒果樹)讓居民的生活多了一種樂趣;里長還娓娓道來了一段,燕雀在社區築巢的生態小故事。
■ 在訪問的途中,社區也飛來藍尾巴的燕雀(吃地上的蟑螂),里長伉儷與我們紛紛跑出去觀賞。
以上,謝謝觀賞!!